再見,厭世代俱樂部

我一直在思考,為什麼社會會是現在這個樣子。


M型化社會的形成,非典型就業的浪潮強襲,勞工低薪、過勞、勞基法修來修去,工商團體發言人、企業老闆、政府官員的幹話滿天飛的不亦樂乎。矛盾充斥的社會。
台灣會怎麼樣?我們的未來未麼怎麼樣?前車之鑑的日本,年輕人耀嘛低薪,不得已繭居、啃老、或極簡生活(捨棄生活、愛情、家庭、未來與夢想,過著清心寡慾的貧窮而快樂的生活),要嘛失業、忍受最惡劣的勞動條件(看看電影「預告預告犯」的黑暗正義,只要你不小心生個病失個業,馬上獲得地獄兌換券);老年人也好不了多少,最近很流行的下流老人(因經濟不得不再退休後重新工作、或故意犯罪讓政府養好棒棒)、孤獨死(幸好日本還有遺體清掃員)......我們的生活,有如僅隔著保鮮膜那樣薄薄的一層,劃開枯榮、貴賤、死生。
從風光明媚到淒風慘雨,也只是一個小石頭的寬度。

預告犯,電影海報

「下流老人」的圖片搜尋結果「下流老人」的圖片搜尋結果 下流老人,書腰

臺灣呢?勞基法的再修法搞得荒腔走板,政府功德功德雞蛋糕說的不亦樂乎,政府與企業主連成一氣的幹話滿天飛(過勞不會死人、勞工很想要加班多賺錢呀、勞工沒加班怎麼有假出國),勞團用力的抗議、連署、聲明,也基本上是狗吠火車(如果修法的目的是要搞掉臺灣,火車的方向是沒有錯啦)。
我們的社會是集體的精神分裂嗎?
企業主總愛說,你是猴子、只配得起香蕉(所以現在普遍的低薪,是因為現在年輕人能力比20年前的人差就對了),為公司做牛做馬、老闆一定會看到你的價值(我想也是啦,全聯過勞死的蔡小姐,徹底向國人體現了作為職場工具人的價值、免洗勞工的下場),努力為公司付出,賺了錢一定不會虧待你(那臺灣GDP一直成長、薪資卻還倒退是那招?)。

「全聯過勞」的圖片搜尋結果全聯員工過勞殉職百日追思,記者會

當然老闆們有經營壓力我們可以理解,每天睜開眼睛,所有的店租、水電、人事/業務成本、進貨成本不拉不拉不拉,錢就是一直燒。大環境的不景氣、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瞬息萬變,企業的存活有太多太多不可抗因素,把老闆們在生與死的界線中拉扯。如果我們來當老闆,可能也不會好到哪裡去。
那麼問題在哪裡?
全球化世界的來臨,企業的跨國移動以追求更低的勞動條件、更寬鬆的環保要求、更向財團傾斜的政府,都是企業經營(人性)的理所當然。低薪、派遣、非典型就業,這是世界的必然走向。
什麼?你說有些國家開始要求製造業回流國內以提振就業市場、否則課以重稅?你是在說唐老鴨川普嗎?(你怎麼會相信政治力能抵抗人性啊?還有你覺得臺灣政府有可能做到嗎?)還有政策改革、立法規範,有可能約束的到企業嗎?而且民主國家的運轉流程,遠遠趕不上企業/財團的應變與規避。儘管立法出來,執法還是另一個問題(就像我們基本上都相信,濁水溪以南的勞檢一樣)。

求人不如求己,在跌到谷底以前,一定要反抗。

問題是,怎麼反抗?
曾經我很崇拜革命(別傻了,革命只是洗腦一群有理想的笨蛋去衝去死,然後換一批人繼續專政魚肉鄉民,你看看國民革命起家的中國國民黨、無產階級革命起家的中國共產黨就知道),也很推崇公民運動(算了吧,推動修法根本趕不上企業的規避,公權力的執法又是另一個問題),所以我現在的結論是,不要肖想依賴政府。督促、推動政府改革,基本上就是希望別人給你依靠的心理邏輯。
而且,政府不會倒嗎?
立法提高基本薪資,企業經營成本提高,不會跟著拉高物價嗎?
提高勞退福利、提高社會照顧,錢哪來?
我們的稅金、勞退提撥就只繳那麼多,怎麼可能要政府付出更多錢來照顧我們?羊毛不是出在羊身上嗎?
改變別人容易、還是改變自己容易?
肖想政府改變環境、讓我們能安居樂業比較實際,還是自己趕快學會賺錢、自立自強比較實際?

圖片
又回到了ESBI四象限圖。
乍聽之下我也很憤怒。憑什麼全世界80%的財富,掌握在人數僅20%的B、I象限手中?
憑什麼E、S象限的人做牛做馬卻僅能溫飽,B、I象限卻可以「掠奪他人血汗的成果」、「不勞而獲」?
我們的教育,一直洗腦我們努力工作、用血汗和時間換錢,鄙視「不勞而獲」。
問題是,這是正確的嗎?
研究納粹屠殺猶太人而提出「平庸的邪惡」一說的政治/哲學家漢娜.鄂蘭指出,「當人們成為『勞動動物』之後,空餘的時間就只會拿來消費。」當我們很理直氣壯的(如果你信奉「獲應有勞」的價值)用勞力和生命換取金錢時,我們得到的僅只是僅足餬口的低薪、和過勞。
然後呢?然後我們無力擘畫未來、追求夢想,胸無大志,只能保守生活的小確幸,然後,基本上就是用消費來填補我們疲憊的身體和空虛的心靈。
奴隸和人的區別在於,所謂的「工作/勞動」,僅只為維持生活所需,但人還要去追求「幸福」、「夢想」、「自由」等精神層次的美好,然而資本主義社會、全球化社會、M型化社會卻把所有人都奴隸化,只在乎工作效率、產值、業績,這時,你還能相信「努力工作就會有幸福」嗎?想想全聯過勞死員工的例子。
有一則預言故事說,有兩匹馬,一匹馬在一個小磨坊中扛著磨,磨了十年,但他年老乏力時,還要擔心會不會被主人殺來賣。另一匹馬馱著唐僧走到了西天,回來後被褒獎成為龍馬、受人膜拜。同樣的辛勞努力,卻有截然不同的下場。

努力要用在對的地方。

劉文聰說,「哪ㄟ當做神,瞎密郎要做畜牲。」

如果有機會進軍B、I象限,享受財富自由、追求夢想、體驗人生,誰還願意繼續留在B、I象限當免洗勞工?

有選擇比沒選擇好,選擇比能力還重要。
能力可以培養,但若是選擇錯了,就算能力再好、付出再多努力,還是會像那匹扛著磨的馬,勞苦一生,最終還要擔心被主人殺了賣錢。
問題是,怎麼進軍B、I象限?

投資吧,學習投資。

.翻轉你的人生.房地產快樂賺錢術